刊名:智能城市
曾用名:现代生活用品
主办: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主管: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ISSN:2096-1936
CN:21-1602/N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9440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自科综合
期刊热词: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城市,高速公路,建筑,施工管理,水利工程,智慧城市,建筑设计,大数据,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大数据,城市,公路工程,物联网,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建筑,BIM技术,城市,BIM,城市建设,物联网,智能化,智能设计,城市规划,
广州市海珠广场始建于1953年,是广州传统中轴线与珠江的交汇点,聚集广交会旧址、广州解放纪念碑雕像等文保单位及广州宾馆、华夏大酒店等优秀近现代建筑。同时,海珠广场作为珠江景观带重要节点,在城市设计及建筑风格上,应体现中西合璧、广府风韵的建筑风貌特色。一方面,海珠广场的品质提升工作应当保护和发扬历史风貌、地区风貌特色,凸显广府传统建筑特色;另一方面,则应鼓励具有时代性、高品质的活化和更新开发设计,打造滨江商务区建筑风貌。
本次规划范围以海珠广场为核心,以起义路、沿江路为主骨架,辐射扩展至民间金融街等周边潜力提升地块与街区,具体范围西至人民路,南至珠江,东至海印桥,北为起义路、一德路、八旗二马路沿线,共约144 hm2。
“国……国亡了!我……我也……老了!你们还年青,你们去救国吧!我的老骨头再……再也不中用了!我是个老亡国奴,我不会眼见你们把日本旗撕碎,等着我埋在坟里……也要把中国旗子插在坟顶,我是中国人!我要中国旗子。我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不……不是亡……亡国奴……“
作为广州城市景观的重要节点及广州人民历史记忆的空间承载,同时,解放纪念碑、缤缤广场等作为广州红色文化遗存,海珠广场历史底蕴浓厚,但历经多年,目前已存在基础设施老旧、交通不便、绿化景观视觉形象品质不高等问题,城市空间整体环境亟待提升。
HPSEC-ELSD法同时测定白及多糖的分子量和含量…………………………………………………… 王 川等(9):1198
针对海珠广场片区各类基础设施优化,视觉形象提升,道路交通组织再设计,实现广场的整体环境品质提升。同时,在城市开展的拆除违章建筑行动的基础上,美化片区第五立面,设计单位以“海珠飘绢”的设计理念,将围绕广场的主要建筑第五立面进行整体设计,“串联”广场周边多处建筑“明珠”。另外,利用“墨水原理”,以品质提升后的海珠广场、起义路等为基础,以点带面,将品质提升工作延伸扩展到周边街区,逐步逐层分期推进,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通过修整建筑立面,拆除违法建设,规范广告招牌,整修沿街建筑,实现木排头、石将军等居住社区的居住环境提升。
按照建筑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来说,一般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砖瓦建筑等。相对于传统民居使用的砖瓦建筑来说,一些现代化的城市高层建筑多数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构建而成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要比砖瓦结构的建筑更容易发生冷桥现象。
图1 海珠广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前
(五)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样本容量。样本容量越大,结论就越具有代表性。此外,考察指标与党建工作评价上,还有多种方法可以尝试,比如神经网络,比如路径分析等等。本次实证研究是浅尝辄止。
海珠广场片区内保留着解放纪念碑、缤缤广场(广交会旧址)等优秀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广州宾馆、华安楼等历史建筑,是广州市乃至全国难得的在历史城区中的滨水城市广场,该片区的城市区位及历史价值不言而喻。相关保护单位缺乏修缮维护,历史建筑、线索等在满足保护的前提下缺乏活化利用的有效措施。
对比上海、杭州、福州等历史建筑试点城市,历史街区提升设计的精细化水平及施工的标准和质量也仍需提升,片区风貌特色和传统格局文脉未得到充分彰显,片区内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提升工程的实施深度和广度亟须进一步拓展。
在交通上,表现为缺乏人行、车行交通视导指引及组织,过境交通、货运交通占据主导,过度挤压人行空间,导致步行环境体验差,步行路线不连续,行人安全受到威胁;在公共空间方面,开敞空间缺乏活力,表现在划分破碎,缺少串联,品质较低;在基础设施方面,缺乏广告招牌、路灯、自行车停放点、报刊亭、自动贩卖机、救护站、吸烟区、休闲座椅等城市家具,井盖、电箱、道路设施等市政公共设施品质仍需进一步优化提升;在视觉形象方面,针对海珠广场片区形象缺乏统筹设计,片区整体形象缺失,时代记忆缺乏体现。海珠广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前如图1所示。
本次海珠广场片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项目,抓住了星寰国际商业中心投入使用、缤缤广场等重点楼宇的升级改造等的契机,努力为该片区注入新的活力。按照优化中心城区功能的原则,以城市更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巩固并提升优势产业,实现珠江北岸老城区连片发展、产业贯通,产业空间环境明显改善,促进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城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引导以现代商贸、金融业、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创新创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产业组团初步形成。通过推动片区产业多业态发展,助推地块更新改造,使新兴经济更具活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旅游品牌更具影响力,反向推动片区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现代商贸中心、文化金融商务区、珠江景观魅力展示带,成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典范。
“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调查发现,海珠广场片区传统专业批发市场占据了有限的城市空间,周边一德路等零售批发商业透支了过多城市资源,整体提升和改造难度大,导致产业升级缺少新的载体,区域产业横向对比,竞争力明显落后。专业批发市场在功能性上主要以销售成品为主,在有限的市场容量内,商户间产业趋同,同质化现象日益加剧,缺乏设计、研发、流通等产业链环节协同的多渠道配置,由于老城区土地资源紧缺,导致上下游拓展缺乏配套的城市承载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片区产业资源整合及产业升级。
同时,通过打造特色路径,优化道路断面,交叉口节点精细化改造,优化步行空间,实现街道品质的整体提升,带动海珠广场片区真正实现整体品质化提升,如图2所示。
图2 海珠广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后
在多个工程同步进行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工程之间存在不够协调、多项工程设计方案缺乏区域统一特色等情况。本次提升工作考虑了海珠广场特色的红色文化、广州的市花——木棉花、海珠桥的广州记忆以及解放纪念碑雕塑的英雄形象,提炼出海珠广场特色符号,形成该区域的视觉形象系统,通过把控该形象符号的颜色、尺寸、推荐及不推荐的背景色彩、应用范围、制作工艺等,规定了标识系统的应用指引,统一指导片区地面铺装、建筑立面、公共设施、景观小品及重要视点等,强化了片区特色,打造精细化、品质化的城市客厅。
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是城市的根和魂,保护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是建立文化自信,延续城市文脉,讲好广州故事的重要支撑。海珠广场片区应用足绣花功夫,注入工匠精神,尊重历史风貌和传统格局肌理,通过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实施,推进实现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本次海珠广场及周边片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项目,整合了载体资源、传承了红色基因、挖掘了商业底蕴。坚持规划引领,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品质化,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贡献规划和自然资源力量,着力打造国际大都市文化金融CBD和老城市新活力的最佳展示区。
[1]彭鹏,范家美.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与重塑[J].人民论坛,2015(26):157-159.
[2]阳建强.城市设计与城市空间品质提升[J].南方建筑,2015(5):10-13.
[3]谢洵.城市道路空间环境品质化提升的设计与探讨——以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路道路环境提升为例[J].城市建筑,2017(6):323-324.
[4]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亚历山大·R·卡斯伯特(Alexander R.Cuthbert),著.设计城市——城市设计的批判性导读[M].韩冬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Explore the way to improve the urban space quality of Haizhu square
文章来源:《智能城市》 网址: http://www.zncszz.cn/qikandaodu/2020/0515/343.html
上一篇: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与养护工作探讨
下一篇:变形监测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