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智能城市
曾用名:现代生活用品
主办: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主管: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ISSN:2096-1936
CN:21-1602/N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9440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自科综合
期刊热词: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城市,高速公路,建筑,施工管理,水利工程,智慧城市,建筑设计,大数据,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大数据,城市,公路工程,物联网,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建筑,BIM技术,城市,BIM,城市建设,物联网,智能化,智能设计,城市规划,
书名:《智能城市》
作者:(美) 卡洛·拉蒂,(美) 马修·克劳德尔
译者:赵磊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作者简介:
卡洛·拉蒂(Carlo Ratti)
建筑师、工程师,MIT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负责人。《福布斯》杂志评为“2011年你需要知道的人”;《快公司》杂志评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设计师”之一;《在线》杂志“智慧名单:50位改变世界的人物”。TED主题演讲点击超200万。
马修·克劳德尔(Matthew Claudel)
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研究员。
纵观历史,城市经历过无数次沧桑巨变——而也正是这些转折点,重新定义了城市的要素和精神。早在2008年IBM就提出了智能城市的概念,从交通、医疗、能源、政府、水资源、安全、楼宇和园区领域为政府提供整套的智能城市方案。目的是让城市运转更加高效环保,管理更加科学,并能提前发现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随后,多个国家开始了智能城市的建设,高峰时期,IBM曾有超过1000个智能城市项目在建。
10年前,智能城市还只是一个在实验室中的概念。10年后,智能城市建设已如火如荼。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相关数据显示,自2012年住建部正式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已有 95% 的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76% 的地级城市,有超过 500 座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能城市。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智能城市吸引全球超过800亿美元的技术投资,到2022年该支出将增长到1580亿美元。
智能城市代表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也代表了我们每个人生活将要迎来的改变。当城市拥有了“大脑”,未来将会变成怎样?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负责人卡洛·拉蒂在《智能城市》一书中提出了关于未来智能城市多个发展方向的预测,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N种可能。
大数据驱动城市管理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渐普及,还有因物联网的发展而越来越常见的联网在线,每个个体都在生成惊人的数据量,而且所有数据还要和整个人口数量叠加相乘。我们的空间和社会活动被跟踪及记录(在许多情况下,选择清空记录,而不是参与记录反而需要更大的努力和决心)。推特、优步、短信、Yelp 点评以及各种应用的签到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自然行为。在庞大的人口中,蕴藏和流动着海量的信息宝藏,人与人之间的互联程度越来越高。今天所创造的数据量异常庞大,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其主体是用户生成的内容,这是一股几乎永不间断的个人数据流。
随着这些数字元素越来越多地嵌入现实空间,城市环境的许多方面也慢慢显露出来,例如垃圾处理系统。可感知城市实验室做过一个名叫“垃圾跟踪”的项目,研究的就是“普适跟踪”情景。研究人员创建了地理定位标签,并与西雅图的居民合作,将其附加到成千上万的普通垃圾上,有效地创建了一个“垃圾网络”,从而绘制整个美国的垃圾清除链。
大趋势的未来方向,是创造城市数据的应用和技术越来越多,这些应用和技术在城市人口中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而市政管理部门的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城市层面,正在出现全新的工作岗位,例如,城市CTO(首席技术官)将从宏观层面灵活地管理数字系统的城市影响,而个人数据管理工具则将承担微观管理责任。人们正在量化自己,以求更好地了解自己是谁、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这些努力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城市万花筒。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他们留下的数字身影,并被赋予更大的权力和能力,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让自己的居所更宜居,为自己的居所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正在从量化的自我向量化的城市转变。
生命支持技术下的赛博格社会
赛博格是指兼具有机体和生化机电身体部分的生物,赛博格与仿生机器人、生物机器人或人形机器人还不太一样,专指集成了一些需要通过反馈来发挥作用的人造部件或技术,使功能得到恢复或能力得到增强的有机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装上假肢、假牙、心脏起搏器的人都是赛博格。
当今时代的我们,有两种类型的躯体可以选择:一种是真实躯体,通过体内液体的流动与真实世界相连;另一种是虚拟躯体,通过电子的流动与世界相连。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嵌入式技术的发展。例如,使用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速,或者使用照相机闪光灯来测量心率。这些应用利用永远在线的假肢装置,实现了大规模“病毒式感知”。各种进行量化的自动化小工具,从手镯到胸针再到手表,可以告诉用户他们日常活动的一切,包括每天走的步数以及睡眠信息。智能手机不仅成为我们与周边世界互动的途径,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自我和职业自我,现在更成为审视我们的身体、塑造生物自我的一种方式。
文章来源:《智能城市》 网址: http://www.zncszz.cn/qikandaodu/2020/0723/454.html
上一篇:机构公司
下一篇:智能城市:引领城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