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智能城市
曾用名:现代生活用品
主办: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主管: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ISSN:2096-1936
CN:21-1602/N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9440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自科综合
期刊热词: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城市,高速公路,建筑,施工管理,水利工程,智慧城市,建筑设计,大数据,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大数据,城市,公路工程,物联网,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建筑,BIM技术,城市,BIM,城市建设,物联网,智能化,智能设计,城市规划,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城市轨道建设工程项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智能城市空间结构设计奠定了关键性的实现基础。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设为智能城市空间结构的完善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基于此,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下构建智能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发展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交通工具,它可以通过快捷的方式缩短沿线居民的通勤时间。此外,对我国较宽的城市区域进行交通网络建设时,通勤模式至关重要。合理的通勤方式不仅可以节省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还有利于人们的健康[1]。因此,将轨道交通视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交通结构是合理的。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由于该地区人口密集,土地和空间资源供不应求,发展以大容量密集型轨道交通网络为主导的城际交通方式是必然选择。
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构建对智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3.1 作用机制
在规划智能城市空间结构时,轨道交通网络的构建机制主要通过更改城市原有区位实现运输效率的提升,此类目标的设定以及完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城市空间交通的可达性,同时也更好地优化了城市土地原有的利用效率[2]。另一方面,城市轨道沿线的建设对城市空间轴向拉动力的增强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2 影响表现
在规划智能城市空间结构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构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可以缩短城市空间距离。以北京为例,该地区在工作日期间市民平均出行距离为9.3km,市民普遍出行时间为1h,最远的工作日出行半径可达到40km,其中,部分人的往返行程甚至可以达到100km[3]。在这个基础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构建,在极大程度上节约了人们的出行时间,进而为智能城市空间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
在建设智能城市空间时,轨道交通是重要的建设内容,该项建设工作的展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施工作业方面也十分复杂,因此,城市化建设中,对于该类工程的建设准入门槛相对较高[4]。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智能城市空间规划时应该设置入门前提,即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才能建设轨道交通网络,而当人口超出200万时,则需要辅以地铁交通建设方案,以促进智能城市空间结构规划质量的提升。
5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下构建智能城市空间结构的协同发展
5.1 智能城市空间构建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选择
在处理智能城市空间结构时,应充分按照所在城市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政治管理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方案。以上海为例,在规划该地的智能城市空间结构时,上海铁路客运站由三个大型客运站组成,分别为上海、上海南和上海虹桥,以及上海西、南翔北、安亭北和松江南等小客运站。2010年,在高速铁路线开通的早期阶段,上海铁路客运站每天运营166对高速列车组。到2016年,列车组数量增加到331对,年增长率为9%,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为3357.4km,上海客运量超过5亿人次。此类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方案的选择,对智能城市空间结构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设计以上海地区为核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智能城市空间结构时,还应该以南京轨道交通走廊为框架,建立多层次、多模式的铁路运输网络体系,该系统包括区域高速铁路、区域通用铁路运输和城市地铁交通(见图1)。区域高速铁路的重点是建立中心城市与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之间的快速联系,这种轨道交通采用高速轮轨或高速磁悬浮,速度超过200km/h[5]。区域通用铁路运输重建了该地区城市、主要城镇和地区之间的定期联系,这种类型的铁路运输采用普通铁路、城际轻轨或低速磁悬浮,时速为120~200km/h。城市地铁交通主要由该地区每个大都市区的轨道交通网络组成,它是径向的,专注于解决大都市区主要城镇和市中心之间的交通关系,这种运输方式多种多样,速度可达120km/h,补充了该地区的其他交通方式,促进了该地区的协调发展。
图1 长三角地区智能城市空间结构设计轨道交通形式注:1为区域高速铁路;2为区域通用铁路运输;3为城市地铁交通;4为长三角核心区域铁路运输网络。
5.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对智能城市空间构建的引导
文章来源:《智能城市》 网址: http://www.zncszz.cn/qikandaodu/2021/0115/1153.html
上一篇:车载自组网面临的安全挑战
下一篇:一种智能城市应急救援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