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智能城市
曾用名:现代生活用品
主办: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主管: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ISSN:2096-1936
CN:21-1602/N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9440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自科综合
期刊热词: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城市,高速公路,建筑,施工管理,水利工程,智慧城市,建筑设计,大数据,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大数据,城市,公路工程,物联网,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建筑,BIM技术,城市,BIM,城市建设,物联网,智能化,智能设计,城市规划,
1 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了家家必备的交通出行工具,有的家庭有两部汽车甚至更多。截至2019 年6月,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称: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 亿辆,汽车2.5 亿辆。有车辆,就离不开加油站,全国加油站的数量超过10 万座,那么加油站在油品、储存、销售等各环节不可避免的存在油气挥发、泄露、安全等问题。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同时降低安全隐患,那么加油站的油气回收问题就更是需要我们科学的利用当前技术在线实时检测。
油气回收,是指汽油储运、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油气通过一定装置进行回收,将油罐车卸油、储油罐储油、加油机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收集到地下储油罐内,因此,开展油气回收及长效监管是削减甲烷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油气回收自动监测系统,是指在油气回收系统的基础上,对油气回收运行参数进行在线监测的一系列设备的组合。
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三次油气回收的策略方法,借助智能终端设备方便监管和检测,使用原有流量计原理的技术依据,确保可以在读取加油机原有内部数据为前提,尽可能的节约大面积改造造成的施工或者铺设线缆等费用,利用智能化和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使用温控式和压力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油气回收系统。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Edward A.Payne,Greensboro 提出了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需要完善的问题,并且研发出一种由压力传感器和数字处理器等设备共同组成的油气回收系统,数字处理器可以接收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值,与标准的压力数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实现评价油气回收系统的性能。该监测装置对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监测效果,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工检测等危险系数。但该装置存在不能确定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漏油点的位置,也不能存储相关数据等缺陷。
Castronovo,Cynthia L 等人发明出一种适用于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性能的在线监控设备,对储油罐内的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改进、完善,实现可以在线监测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多个参数,可以通过终端实时监测油气回收系统中的加油机的气液比、油罐压力、卸油区的油气浓度,实时判断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回气量、油罐密闭性等多个参数的性能、分析、评价,从而实现实时监测、预警等。
佛山市南海区环境保护监测站,为探究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适配性和稳定性,2016 年开展了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试点研究。试点结果显示,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数据精准、性能稳定、适应各类油气回收设备,是强化油气回收监管的有效手段。
国内学者石力针对北京市油库加油站油气回收进行分析与经济性评价的现状,参考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1996]中对北京市油库油气回收系统中储油罐的改造、油气回收装置建设、装油方式改进以及油库油气回收案例分析等方面,对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中一级、二级、三级油气回收系统进行分析对比,探索出当前油气回收系统试点使用技术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图1 油气回收系统示意图
图2 基于人工智能的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框架
国内浙江科技学院学者张红星等人也研发了基于红外视频的加油枪油气泄露检测,包括系统压力变送器、加油机采集单元、数据接收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四部分。其中,压力变送器的作用是检测油气回收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加油机采集单元用来采集加油机工作时的数据参数,并传输给接收单元;数据接收单元的作用是首先接收数据,然后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最终进行数据的处理。
3 需要研究内容
3.1 油气回收系统原理
油气回收研究的系统向下直接面向实际的加油站,并且需要与加油站的各种设备融合为一体,所以必须要了解加油车运输、汽油存储和加油设备的运行过程。掌握具体的检测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测量原理、精度以及传输协议等,油气回收系统示意图如图1 所示。
3.2 系统框架
油气回收监测智能系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语音识别控制,图像识别油气浓度提醒等技术。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智能系统框架如图2 所示。
3.3 嵌入式平台的搭建
文章来源:《智能城市》 网址: http://www.zncszz.cn/qikandaodu/2021/0125/1160.html
上一篇:面向智能的博弈论课程建设研究
下一篇:滑雪场智能化训练服务系统设计方案探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