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智能城市
曾用名:现代生活用品
主办: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主管: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ISSN:2096-1936
CN:21-1602/N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9440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自科综合
期刊热词: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城市,高速公路,建筑,施工管理,水利工程,智慧城市,建筑设计,大数据,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大数据,城市,公路工程,物联网,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建筑,BIM技术,城市,BIM,城市建设,物联网,智能化,智能设计,城市规划,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
引言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残奥会前夕,笔者有幸参与北京市科学委员会组织的北京城市无障碍设计调研工作,并承担了北京市西城区的4个无障碍试点改造项目中视觉信息无障碍方面的工作,分别为西城区残疾人活动中心改造、北京第二医院(老年医院)改造、月坛公园改造和真武庙小区改造项目。在撰写前期调研报告过程中,经过对北京市城区部分公共场所,如机场、火车站、交通枢纽、综合商业中心、银行、图书馆、公交站、学校等主要人流密集活动区域的逐一梳理,发现了很多现存无障碍设施在规划、使用和维护上的问题,同时,在设计层面上还存在很多不够人性化的细节问题。在之后承担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篮球与棒球馆(五棵松体育中心)以及国家射箭馆的整体视觉形象设计过程中,尝试把无障碍设计的理念与方法融入到视觉层面的信息传达设计之中。经过这些公共环境的设计实践,促使作者思考传统从城市规划与建筑出发的无障碍硬件设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基础元素,但随着非物质化(Immaterial)[1]的进程,无障碍设计本身不再是单一学科的问题,而是多层面的综合问题,应该放在更广阔的设计视角之中,整合各学科的设计思维与方法,以人文关怀的态度来进行重新思考与审视。在这一过程中,设计者有责任切实地与残障者进行广泛的交流,感同身受,找到痛点问题,才能让无障碍设计不流于形式,从而发挥更广泛的社会作用和意义。
近十年间,随着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能力的不断增强[2],以社会化网络与移动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新生态”科技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行为模式,信息技术与物联网发展异军突起。这种经济、技术与社会文化的重大演进,推动了重构整个社会经济形态与生活形态的进程,新的消费模式与公共服务产生,新的城市公共设施不断涌现,创新的商业模式衍生出许多创新的人机交互模式和操作行为,给残障者的生活带来了挑战和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进行数字化智能产品(设施)的设计过程中,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设计的思考方法有别于传统工业设计的思考方式。要求设计者从以理性的硬件物理功能为驱动模式,转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感性的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驱动模式[3],新的城市无障碍设施的研发将是实体与软件紧密结合的工作。在产品高速迭代、信息高度密集的数字化网络时代,传统的“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原则、功能原则”[4]也面临新的解读,设计思维方法论也在不断的更新与重新构建。在无障碍设计领域,针对残障者在当下的生活、出行和各种操作行为,无障碍设计理论的外延如何扩展,如何利用智能化的手段改进并增强无障碍设计的影响力,是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
1 从无障碍设计到通用设计
1.1 无障碍设计的概念与发展
无障碍(Barrier-free)一词源自建筑专业领域的术语建筑的障碍(Architectural Barriers),引申出“无障碍(Barrier-free)”[5]一词。在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之后,大量的伤残者引发一系列社会保障、医疗、就业等问题,整个世界面临如何对待残障者的严峻社会问题。以1950年联合国设立“国际残障者康复协会”为起点,无障碍从一个理论概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尊重的法则。50年代末北欧洲地区开始反思“只以健康的人为中心的社会并不是正常的社会”[6],主张身心障碍者应在生活中享有同样的权力,“正常化”(Normalization)的与健全人共同生活,回归主流社会,以达到社会的“完整”(Integration)。60年代被称为“第三势力”(the Third Force)的“人本主义思想”在西方开始兴起,民权运动启发了残障者权利运动,进一步推动残障者的需求与权利受到更多关注,无障碍设计开始成为城市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中的重要因素。1968年美国的《避免建筑障碍法》(Architectural Barriers Act)第一次在实体与观念两个层面上,把保障残障者权利形成了法律依据,成为了至今美国无障碍建筑与设施的基础法规。从50到80年代中期,无障碍研究与相关法规在世界各国兴起,这一时期无障碍发展的主要年代事件见表1。1982年联合国定义“老年型社会”,老龄化问题开始被各方关注。进入90年代后,无障碍设计的相关学术研究逐渐开始面向全人群,成为具有更广泛概念外延的通用设计研究。
1.2 通用设计的概念与发展
文章来源:《智能城市》 网址: http://www.zncszz.cn/qikandaodu/2021/0311/1272.html
上一篇:新基建和智能城市建设共生共荣
下一篇:大数据及赋能智慧城市的打造建议